-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
05/09
2025
地域文化赋能高校育人创新实践
文化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绍兴文理学院依托绍兴丰富的越文化资源优势,构建了“传承·转化·创新”三维驱动的育人体系,成功破解了地域文化资源活化、课程转化与成效评价等实践难题,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探寻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 精...
-
04/28
2025
上海首批布局建设11个未来学科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聚焦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去年年底上海首批布局包括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智慧深海与极地工程、机器人工程、自主智能机器人、极端环境建造、先导材料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等在内的11个未来学科领域。”近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介绍。 据悉,上海大力支持在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前瞻性、探索性研究,前瞻储备人才和技术。一方面,由于未来学科是对传统学科的颠覆,很难从传统学科和模...
-
04/24
2025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要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以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由此加快推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人才培养上,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倡导全人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这一理念最突出的实践...
-
04/24
2025
任友群: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近日,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教育国际交流》刊发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文章《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文章指出,要加快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造就高质量教师队伍、着力提升科研创新供给能力、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
-
03/20
2025
统筹资源配置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都明确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高等教育布局既包括高等教育的学科、层次、类型布局,也包括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布局。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布局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既包括人财物等物...
-
03/20
2025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新内涵、新形态、新指向
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鲜明指出,我国要建成的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上述“六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国际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为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工作目标、战略任务和时间表,明确到2027年...
-
03/03
2025
适应人口变化趋势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摘要:教育强国建设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必须深刻认识人口变化对于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必须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及其资源配置,将我国巨大规模人口的变化压力有效转变为教育和人口发展的红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变化趋势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需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存量与增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学龄人口变动要求拓展优质高等教育...
-
03/03
2025
解构与重构:大科学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
摘要:大科学时代是二战后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征,大科学时代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是审视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新视角。高等教育从小科学时代走向大科学时代,是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重构过程。在大科学时代,高等教育如何保持自身的存在价值、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转型、大学改革向何处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等,正在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在大科学时代,需要重新定义高等教育的使命...
-
03/03
2025
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创新发展:认识与实践
摘要:STEM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加强STEM教育。人工智能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量,正通过颠覆性技术为科教融合赋能。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的重点在于建立新场景及开发新应用,目前已创造游戏化学习、社交化学习、协同学习式、自主学习型、问题驱动式、项目探究型六种新场景并开发了评价、管理、教学、课堂学习以及课外学习五大类大模型应用。STEM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遵循“观察现象-发现问...
-
01/02
2025
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发展成就。我国科技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量子技术等基础前沿研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