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他山之石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
    2023-12-11 17:04  

    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重庆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以科教融汇为关键点,以交叉融通为突破点,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持续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勇当先锋,为地方高校改革探路。

    推进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成果高效转化,破解产教融合“校热企冷”难题。学校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先后打造了近18万平方米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加速器园区、产业园,并设立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先进试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为例,已成功孵化出1家市级首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2个国家孵化器、1家全国单项冠军企业,为吉利、长安、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公司提供服务,年产值超过6亿元。

    构建校企育人共同体,实现产教融合“双向奔赴”。孵化企业反哺教育教学,构建校企育人共同体。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特色课程、教学资源、新型教材;利用真实生产与研发等环境开展实景、实操、实地教学,增进学生浸润式体验。联合科研攻关,共同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全程协同育人,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平台。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国家教育部门首批50所现代产业学院。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夯实人才培养“第一素质”。学校整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工程中心、实验室、企业研发平台、产业园区等校内外资源,面向产业新需求,升级改造实习、实践、实训平台,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案例教学”于一体,实现全时开放、全员共享、真实场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以真实问题为牵引,开展项目式、探究式、协作式教学。近年来,学生创新创业硕果累累。学生创立的乐知行科技公司所开发的产品畅销50余所高校,短短两年时间已成为全国智能汽车新工科教育知名企业。

    探索科教融合育人新路

    优势转化,实现人才培养强支撑。学校不断促进科研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二十年磨一剑,实现了我国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及器件的自主可控。该团队教师将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提升学生对前沿领域、产业动态的认知。出版精密测量领域的国家规划教材《检测技术》《传感器》,开发了将工作原理原始创新方法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的系列化教学案例。鼓励引导学生早进课题、参与项目,根据兴趣开展“微课题”研究,激发学生挑战科技前沿和未知问题的好奇心。依托“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个性定制,达成课程项目双驱力。学校未来技术学院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定制“一生一策”的课程体系。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方法,打破学科界限、专业壁垒,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坚持数理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并重,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实践训练相结合,对现有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化重组。依据学生学习阶段和成长规律,设计递进式科研项目体系,在一年级设置新生探索项目,二、三年级设置进阶探究项目,四年级设置高阶挑战项目,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企主导,提升协同育人黏合度。2021年,学校以纳米时栅37项专利作价入股,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联合成立“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校企科教融汇育人共同体。联合制定培养方案,突出学科理论基础、创新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培养。前沿技术共研,平台重器共享,打造贯穿学生培养全链条的类企业级工程技术实践平台。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学生赴企业开展长期项目实践,在真实环境下解决真问题。推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优化入口评价,完善过程评价,改革出口评价,让学业考核成为帮助学生学习进步的机会。

    推进“工科+”交叉融合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新理念。学校全面贯彻落实OBE理念。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打造优势学科集群,“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会计”“智能仪器”获批为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出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围绕需求特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构成要素和知识体系;凸显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实践创新环节;聚焦毕业要求达成,全面修订教学大纲。出台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实施意见,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加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探索工文交叉培养新模式。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交叉,把智能特色融入新文科建设。开设会计学(ACCA班)、财务管理(CIMA班)、AI plus金融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ACCA班和CIMA班突出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特色,通过模块化、信息化、案例化的课堂教学,在实务导师指导下实战实践,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AI plus金融班旨在推动跨学科学习,打造“AI+金融”“工+金”双导师制,实现多学科跨专业协同。目前,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已成为国家一流专业。

    激活技术赋能教育新引擎。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学校按照“1369”“数字重理工”建设思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已建成智慧教学空间、新型智慧教室、智慧共享平台、课程学习平台,打造“处处能学”的智慧教育条件。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形成国家、市级、校级三级虚拟教研室建设体系。积极响应“慕课西部行计划2.0”,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人才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来源:20231113日中国教育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