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加强科技创新,拓展平台资源,放大平台效应,紧密依托地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抢抓青岛市谋划建设科教园区机遇,聚焦学校学科特色及智力资源优势,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服务平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管理机制,拓展产业平台,科教产融合发展,探索科教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立足内涵建设 提升平台能力输出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内涵建设,探索建立企业发展评价体系,形成可复制孵化模式,提升平台输出能力。
优化孵化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增设电梯,方便创新创业团队;加强园区景观建设,园区绿化再升级,为园区企业打造舒适美观的自然环境。健全政策,完善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扶持机制;强化培训,提升转化、孵化素质能力;完善平台,营造良好“双化”环境。
精准转化成果。扶大扶强创新龙头企业,同时重点强化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通过重点帮扶科技项目立项、研发机构建设等,推动潜力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发展评价体系,形成可复制孵化模式,提升平台输出能力。
立足队伍建设 拓宽平台资源辐射
建立以技术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专业队伍建设,形成“校、院、园、人一体化”发展体系,拓宽平台资源辐射。
建立技术经纪人队伍。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山东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主要负责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产学研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应用,负责区域内企业技术合同市场的拓展和技术合同的审核认定工作,负责开拓技术服务领域,双向对接工作。
培训大学生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按照国内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转移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技术创新管理精神和能力,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推动形成紧密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拓宽平台资源辐射,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立足模式建设 放大平台带动效应
发挥“校中园”优势,逐步完善“园校、园地、园企、园园、园人”的“五园”协同发展模式,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中试——产业化”行业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圈,放大平台带动效应。
建立校区转化基地。利用学校多学科的智力资源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结合各校区地理位置、学科优势,建立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通过社会资本运作,建设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中试——产业化”行业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圈。
拓展孵化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存量空间,优化校园周边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围绕学校“半径2公里”特色创新生态圈、“半径5公里”特色产业集聚圈,聚集技术、人才、高校、企业等创新要素,构建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合一”生态环境,探索“政府规划建设、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专业化机构运营、生活保障完备”的合作共建运行模式,加快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产业特色鲜明、持续创新能力强、人才保障完善、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园区。
(来源:2021年07月30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