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科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学科建设,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探寻学科建设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特别要注重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目标提升中重点把握,学科及学科方向选择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要素优化中重点把握,学科带头人要成为战略科学家;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过程融合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城校融合。
关键词:面向未来;学科建设;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
学科是知识的划分,是在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发现的结果。学科既包括知识领域,又包括组织建制、学科文化。学科制度化曾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的知识生产。学科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学科建设,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探寻学科建设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
一、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是指宗旨、目的及事物的基本性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总是从局部开始,然后再到全局,这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其概念也在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加深理解。面向未来,加强高校学科建设,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
(一)学科、专业、课程及其相互关系
学科、专业、课程是高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中三个最核心的概念,但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关注不够。面向未来,加强学科建设,仍然要把握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学科?《汉语大词典》把学科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或指学校的教学的科目。”在英语里,学科被称为“Discipline”。美国高等教育学家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连接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形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简言之,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什么是专业?专业有学业与职业之分。高校的专业与职业有联系但不是职业。我国《教育大辞典》称专业为“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国际教育标准》称之为课程计划(Program)。英国高校称之为主修(Major)。通常学者们将专业解释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什么是课程?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简言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是一个非常接近的概念,因而人们常常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学科、专业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两者都具有人才培养功能,都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应用。其区别主要表现在:①从结构上看,专业的构成要素是课程,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②从发展过程来看,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学,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科研;③从发展动力来看,专业发展的动力是一元的,即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动力是多元的,如社会需要、学者好奇心等;④从形成过程来看,新学科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而新专业的设置主要取决于学者对该专业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
课程与学科、专业的关系。课程与学科、专业关系十分密切,简言之,学科是课程的构成内容,课程是专业的构成要素。放在更大范围来看,课程体现了三个“结合点”:课程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点,社会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反映到学校,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是学生和学校的结合点,学生到学校主要是学习课程,课程达到要求,学校则发给其毕业证书;课程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教师在科研中取得的成就,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
(二)学科发展的动力
学科建设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和任何事物发展需要动力一样,学科发展同样需要动力。这是学科建设的前提性问题。与专业发展不同,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主要有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是学科逻辑自主发展规律;外动力是指社会需求。
首先,学科发展的内动力。学科发展的内动力表现在学科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学科发展在科学实践、科学理论以及两者之间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实现突破。在实验层次上,新的实验工具和方法,导致新的实验结果和发现。如显微镜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仅局限于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导致了人们视野的开阔和观念的更新,更促进了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假说大胆提出和不断更新,逻辑的内在演绎与展开,以及理论自身内在逻辑统一性的探索和追求。如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因而大胆地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来的论证,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的成立。
学科之间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运动引导着学科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同一学科在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同一学科在不同国家发展不平衡;同一时期不同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学科就是在这种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往复运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学科的交叉、综合性特点促进学科发展。学科发展经历了“高度综合-高度分化-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的过程。学科之间日益交叉、相互渗透、融合生长,并通过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的协同共生效应,即:综合效应、交叉效应、综合交叉效应。学科的交叉、综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其次,学科发展外动力。学科发展的外动力表现为社会需求。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学者研究指出,大学3/4以上的变化,起因为社会。高校一方面受社会系统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来自国家需要;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军事竞争等对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科建设所起的作用。
(三)学科建设的主体
学科建设的主体指对学科、学科建设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机构和个体。学科建设的主体不同,所肩负的任务不同,在学科建设中的定位不同,实践建设的内容、方法不同。从总体来看,学科建设的主体主要有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本文讨论高校学科建设,因此,仅仅探讨以高校为主体的学科建设。
高校内部有不同的学科建设主体,但主要是学校和基层学科组织。两者各有自己的任务,在学科建设中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建设任务和内容。
首先,学校层面的学科建设。学校层面的学科建设依靠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其主要任务体现在目标、结构、重点、资源、评估等方面。①目标。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设想。目标是方向、动力。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对本校学科建设预期结果的设想,指学科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②结构。结构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都有结构,事物不同,其结构不同,而且结构决定功能。从高校一般的学科结构来看,有单科、多科、综合,首先要确定本校追求的学科结构是单科、多科还是综合。但还不能就此止步,还要细化本校的学科结构,如同济大学的建筑、汽车、生物学科三足鼎立。③重点。重点指某一类事物中核心的或重要的部分。④资源。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资源可以划分为三类:基础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性资源包括知识、政策、市场;衍生性资源包括理念、文化、制度。资源是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与社会互动与交换的载体。高校学科建设中重视资源,包括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和资源转化三个方面。资源获取即争取和创建学科建设所需经费、项目、实验基地以及人才等。资源配置即学校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配置资源,特别是如何保证重点。资源转化是资源在个体发展、组织发展、社会发展中的创造。资源转化有结合型转化、结构型转化、认知型转化等多种路径。⑤评估。评估是指评价、估量与测算。学科评估是对学科建设过程和成果的评估。学科评估的类型包括:鉴定评估,即对政府、学校立项的学科建设项目以及对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考查;水平评估,即对学科发展水平的评价;选优评估,如评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建设学科选拔;绩效评估,即以学科建设的投入与产出比来衡量学科建设的成效。学科评估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评价、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科学研究评价、社会服务评价、文化传承创新评价、国际交流合作评价等。学科评估的组织与实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其次,基层组织层面的学科建设。基层组织层面的学科建设,主要指学科点建设,即某一个学科的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该方面内容已在《论高校学科建设》一文中阐述。
(四)重点、特色学科建设
高校学科建设要加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这是因为:首先,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科水平提升的无限性的矛盾,决定高校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但任何学校的办学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重点建设所有的学科,必须有所取舍。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有少数学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一流学科具有示范作用。一所高校,重点建设一两个学科,使之形成优势,成为一流。这些学科将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标杆,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同时,学校的水平取决于学科的水平,没有一流的学科,建不成一流的大学。
再次,重点建设是我国政府推动高校学科建设采取的一项基本策略。通过重点建设,带来了学科的迅速发展,从而推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学科建设如何实现重点突破?①重点突破要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共识,制定和支持重点、特色学科建设的机制和制度。②重点突破要善于选择重点。学校层面,应对全校的学科进行分析,在竞争中选择一两个学科作为重点,加强建设;学科点层面,则应在相关学科方向中,选择一两个方向,重点突破。③重点突破要突出重点。重点一旦确定,就要打破常规,摒弃平均主义的陈旧观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加以建设。
二、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
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勒夫指出:“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中的开放系统……许多科学的假说、理论、隐喻和模型,其形式都由来自实验室外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决定的……”。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在“社会→科学”“科学→社会”的交互过程中把握学科建设。
(一)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形成的复杂局面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既指世界经历的大态势,也指中国面临的大态势,而且这两大态势彼此影响、互为因果。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出表现在国际格局和经济发展上。从国际格局来看,一家独大的单极世界正在向协同共治的多极世界转变,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新型全球化从“单一中心”转向“多中心”“去中心”,社会思潮分化加剧。从经济发展来看,新一轮科技革新和工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中国几乎错过了这三次工业革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有能力抓住甚至主导这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中心正在“自西向东”。
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百年罕遇的疫情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同时对人类国际秩序、经济秩序带来了严重冲击,导致大国战略竞争进入了全要素对抗,经济衰退、全球市场动荡,某些产业链突发中断,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等等。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形成的复杂局面,我们要有化危为机的意识和决心。“病毒无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人类各个领域创新,客观上加速了新的工业革命,世界发展、人类文明的走向,出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明价值的思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引发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深切变化;引发了人与人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百姓追求方向的社会重大变化。这些,也正是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所要深切关注的。
(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
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
首先,数字经济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放眼全球,数字经济通过不断创新融合,驱动多领域升级变革,正在为社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其主要表现在:数字转型驱动传统部门转型升级;数字革命深刻改变就业市场;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尤其对服务业影响巨大。
其次,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将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种影响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重构商业模式,提升劳动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万众创业,创造就业机会。
再次,数字技术,如芯片植入、智能计算、区块链、5G通信等,对其自主产权、技术攻坚,提出了严峻挑战。数字经济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数字是对象本身的存在,是自然界的特征。技术就是为了人的需要生成某种工具的原理和方法。数字的获取、生成、加工、增值的所有活动的总和才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涉及面广、更新速度快、十分复杂,而我国又相对落后,常常被人卡脖子。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我们要十分关注数字技术。
(三)科学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首先,科学发展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极端,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随着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科学发展越来越精细,这主要表现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如与中医相关的学科专业,现在发展到了21个;科学研究对象越来越细,如在物理领域,20世纪前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后来发现原子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接着又发现质子、中子由被称为夸克的粒子所组成;研究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高端,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在未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有着思考能力,人工智能机器将承载着人类一半的头脑,这将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以至于霍金等科学家提出要谨慎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发生着强相互作用。科学技术研究从分散的个人活动走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大科学兴起,成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研究条件社会化,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等等。因而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支持。同时,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产生重大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实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挥着良好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行为理性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社会发展生态化。可见,科学和技术之间产生了强大的相互作用,两者相互推进、共同发展。
再次,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著名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深刻指出:“科学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科学认识的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学科交叉以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产生新理论,如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通过多学科参与研究,产生学科新的生长点,推进学科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交叉学科,如计算机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以及物理化学、数量经济、教育哲学、生物化学等。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必须关注科学发展的新特点。
(四)国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这一论述十分重要。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向,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主动选择的战略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应把握以下方面: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使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特别要重视目前我国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问题;强大动力是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优势条件是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强大支撑。
在建构新发展格局中,还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主攻方向,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中心任务。同时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开放与自主、发展与安全三大关系,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面向未来,学科建设要在新发展格局下进行。
三、面向未来,如何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要总结过去学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遵循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特别是要从世界的命运和前途的视角,思考整个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未来。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特别要在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上下功夫。
(一)目标提升
目标是方向、动力。高校学科发展要关注建设目标。面向未来,学科建设中要把握目标的变化,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升建设目标。
首先,学科及学科方向选择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百年巨变、世纪疫情、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化,关键技术的破解,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高校学科建设中,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责无旁贷。现在,学科建设目标选择中,要关注的国家战略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建强国战略、扩大内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很多高校都在开始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自己学科建设的目标。
其次,发挥学科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专业建设的重点是教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是科研,对于育人重视不够。现在强调课程育人、课程思政,笔者认为,首先要发挥学科在育人中的作用,探寻其内在规律。下面以艺术学科为例,探讨艺术的育人功能。艺术具有重要的、特殊的育人功能。其一,艺术是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给人美感,艺术是审美的过程循环,通过提升审美使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二,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能促进情感交流。任何品德都由知情意行构成,品德形成需要情感深化。艺术通过丰富情感而提升学生的品德。其三,艺术创作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用的结果,艺术欣赏同样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通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其四,艺者,道之形也。艺术内容是心灵的表现,并通过带有技术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启迪人的心灵。
(二)要素优化
学科点的建设主要抓住学科方向、队伍、基地、项目等要素。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要在优化要素上下功夫。根据学科发展态势,要素优化,要特别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科带头人要成为战略科学家。学科梯队主要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要把握本学科学术前沿,有开阔的视野,抓住学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带领梯队成员不断开展研究,产出新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学科水平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如前所述,面对百年变局、新科学技术革命、数字经济、学科交叉的大趋势,学科带头人要成为战略科学家。作为战略科学的学科带头人,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有跨学科的学术视野,看待问题有哲学高度,对科学发展趋势有准确的判断力,在组织团队科技攻关上有很强的学术组织领导能力。
其次,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随着科学发展,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发现、发明、开发、建造形成一体。同时,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学科平台是科研、教学、社会服务、队伍建设的综合体,在面对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学科平台建设十分重要。实验室是学科平台最重要的一种存在形式。高水平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实验室的数量和水平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都十分重视学科平台,特别是实验室建设。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中,十分重视平台建设,建成了脉冲强磁场、精密动力测量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一流实验室是高水平人才、先进仪器设备、优质科技成果和项目的结合体,是重要的学科平台,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建设。
(三)过程融合
学科建设是一个包括知识体系建构、活动体系建构、社会建制建构的复杂过程。面向未来,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多种要素的融合,各要素通过“相加”“相融”“相生”,从而形成新的事物。因而学科建设要实现过程融合,在过程融合中特别抓住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城校融合。
首先,学科交叉融合。如前所述,学科交叉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思想的源泉。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推进学科建设。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把握:其一,尽量以本校主体学科和优势、特色为基础,选择处于前沿的学科和学科方向,通过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学科。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创新学术建制,建立矩阵式的学术组织制度。传统的学术建制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甚至成为学科发展的阻力。创新学术制度,要构建矩阵式学术组织构架,增强综合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改革评价制度,强化学科建设的贡献导向,创新导向;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综合交叉研究机构增强吸取和应变能力。其三,建设开放、多元的学科文化。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文化,不同学科文化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在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中,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研究中产生冲突的重要根源。因此,建立开放、多元的学科文化是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基础。在学科文化建设中,要开放学科知识的边界,促进学科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包容;探索学科交叉研究的共同范式,形成学科成员统一遵循的研究范式;形成学科交叉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走向学科文化对接与交流。
其次,产教融合。学科发展既有内动力,又有外动力。学科交叉融合属于学科发展重要的内动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产教融合中加强学科建设有多种路径,代表性的有:①在产教融合中形成新的学科方向和新学科。学术性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在高校就可以发展。但应用性学科,如计算机、环境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学科,只有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如环境工程学是人类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开发和保护水源,消除工业生产造成的粉尘污染,处理固体废物,控制噪声等过程中,根据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基础理论,解决上述问题,逐步发展为环境工程学科。②在产教融合中提升学科水平。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平台,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成果,从而提升学科水平。武汉纺织大学采用各种方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融合的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以项目为纽带,会聚多学科人才,联合攻关。通过经常性的跨学科、跨行业对话机制,实现不同学科视野、学科方法、学科文化的交叉和渗透,产出有重大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的跨学科成果,推进了学科建设。③在产教融合中提升教学水平。学科具有育人功能,其育人通过教学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优化教学过程,是其方式之一,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结合,是产教融合最为重要的方式,能发挥实质的融合作用。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融合有多种方式,主要有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学生顶岗实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观摩实习,直观地了解生产过程和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直接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在实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形成项目,建立二至三门课程,并努力完成课程学习。“请进来”,即在学校建立有企业参与的实践平台,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教学和指导生产实践;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或将企业的教材引进学校,使学生适时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优化教学过程,还有很多方式,有待我们去开发。
再次,城校融合。在大学历史演进中,大学与城市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其关系始终难以割舍。城校融合主要表现在:大学与所在城市融合发展,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结构匹配,人才培养为城市所需,文化氛围与城市相融共生。就学科建设而言,城校融合突出表现在:
高校学科专业与城市发展全面对接。如近几年来,临沂大学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在对山东省、临沂市深入调研之后,停办了13个专业,强化建设化学化工、物流工程、电子商务等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增设中药学、环境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应用专业,积极培养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工科专业,实现了传统型专业结构向新动能专业结构转型,学校的学科专业蓬勃发展。
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和城市的优势产业相互推进。如华中科技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瞄准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研究,创办激光专业、学科。经过艰苦努力,从打出第一束激光,到建成激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经学校黄德修教授建议,在武汉市建立“中国光谷”,集中发展光电子产业。光谷的发展,又推动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多家企业,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光电国家实验室。在相互作用中,中国光谷的光电子产业和学校的光电子学科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面向未来,高校学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紧密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新路。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10期)